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  • 通過AA2.1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
  • 我的E政府 [另開新視窗]

臺北市電氣裝置業職業工會故事(上)

  • 發布科室:勞動教育文化科

前言

 

       臺北市電氣裝置業職業工會(以下簡稱電氣工會)成立於1958年5月11日,發展至今已有61年歷史,是北市最早期成立的工會組織之一。工會成員包含電機、電氣、冷氣、水電工程等從業人員,在處處需要建設的戰後年代,這群「水裡來、電裡去」的技術員,在危險的工作環境中,用雙手為早期建設需求打下基礎。


       61年來,工會除了保障本土勞工就業環境,更致力於提升技術培訓與勞安教育,隨時代推演,工會服務內容也從單純的代辦勞健保,轉變為電機人才的育成基地,透過開班授課與國際交流,這家走過風風雨雨的老工會,期待能成為培育下一代電機人才的溫床。

 


第一章    走過中華商場,電子產品業者團結成為力量

 

       國民政府來臺後,來自大江南北的人們跟著落腳臺灣,同時帶來百工行業,但戰後物資缺乏,生病就診費用尤其昂貴,為保障勞工生活,政府自1950年開辦勞保制度,隨後輔導勞動者組織工會,勞工透過工會核發的「勞保單」就醫,即可大大減少就醫負擔。

       當時包含餐飲、汽車駕駛、理燙髮美容在內的早期工會創會者,在草創時期相互結拜,彼此交流工會經營心法,這群對勞工權益懷抱理想的人們,出錢出力結合成一股力量,奠定臺北工會發展的基礎。
 
一臺腳踏車出發,遊說勞工團結入會
 
       當時,經營水電行的老闆黃永發,參考其他工會運作模式後,認為工會的存在,能夠團結勞工的力量,心中浮現籌組工會的念頭。但礙於勞保才成立不久,且百姓生活普遍清苦,大多數民眾根本三餐只求溫飽,一旦生病,大多以成藥壓制病情,更遑論每個月額外撥出一筆費用加入工會。
 
       為了凝聚勞工力量,黃永發與幾位志同道合的友人,騎著腳踏車來到中華商場,一戶戶溝通創會理念,並介紹工會的福利與捍衛勞工權益,使工會從創會的40人開始慢慢成長。
 
       黃永發的兒子,同時也是現任理事長的黃鎮溪回憶,童年時住在中華路一帶,中華商場堪稱當時臺北市最高科技與現代化的商場,賣無線電、收音機的店家林立,也有電子零件、水電、空調與冷氣消防設備等廠商進駐,是許多年輕人初次接觸電子產品的地方。
 
       為了成立工會,黃永發在中華商場繞了一圈又一圈,邀請賣無線電與電氣設備的商家加入,黃鎮溪說:「當時有摩托車就很威風了,做水電的通常就是一臺腳踏車載著工具箱就出門;爸爸白天為工會的事情忙得焦頭爛額,晚上也不得閒,四處調解工會成員遇到的各種狀況。」父親在腳踏車上為工會大小事奔忙的身影,是黃鎮溪童年最鮮明的記憶。
 
       但過去勞權觀念在群眾之間尚未普及,一旦發生工安意外,勞工常常求助無門,即便如此,電氣工會創會初期,黃永發還是時常遭人質疑:「加入工會能得到什麼?」
 
       面對各種不友善的言論,包含黃永發在內的草創時期工會幹部,總是不厭其煩解釋,「把大家凝聚起來才有力量,如果哪一天出事了,工會會爭取、會站在你這邊!」說起這段往事,黃鎮溪眼神愈發堅定,他自信地說:「創會前輩的這股精神,就是電氣工會營運60餘年不變的初衷。」
 
       提起工會前輩,黃鎮溪語氣裡是滿滿的敬佩,「那個年代生活都不好過了,還要掏錢繳會費,因此初期招募會員實在非常辛苦。這些老前輩真的很用心,他們做得更多,比現在當理事長的我們這一代,更親力親為!」
 
       在創會成員的四處奔走下,從中華商場發跡的電氣工會,會員逐漸成長至一百多人,黃永發與工會創會幹部們,每個月總是騎著腳踏車,到各店家收取會費。
電氣工會創辦人黃永發,當年靠著一臺腳踏車四處奔走,成立電氣工會。(圖片提供/臺北市電氣裝置業職業工會)








 
▲電氣工會創辦人黃永發,當年靠著一臺腳踏車四處奔走,成立電氣工會。(圖片提供/臺北市電氣裝置業職業工會)
 
一張桌子一個工會,幹部帶頭樂捐

       草創時期經費有限,別說購買會所,連獨立的辦公室都負擔不起,當時包含電氣工會在內的四、五個工會,聯合在大同區保安街合租會所。黃鎮溪張開雙手比了比眼前簡樸卻寬敞的辦公空間,淡淡地說:「那個年代,一張桌子就是一個工會,早期沒錢,不只電氣,大家都是這樣起家的。」

       他用「白手起家、慘澹經營」來形容工會初期在籌措資金所面臨的困境,創會初期總是入不敷出,靠工會幹部自由樂捐,勉強維持會務運作,身為工會創會理事長的黃永發,自然得「帶頭樂捐」,拋磚引玉。黃鎮溪說,爸爸簡直是有多少付出多少,在還沒有會所的時期,家裡經營的水電行更像是工會辦公室。

       戰後臺灣拚建設,水電人才稀缺,當時有口碑的師傅若接到一個案子,往往能讓一家子吃飽整年,但想賺錢,除了技術還得靠人脈,多數初入行的水電包商案源不穩,常常做一天休三天,年關將至,甚至湊不出發給底下師傅的薪水。

       人家總說欠錢不能欠過年,年關將至,常有小包商面有難色上門求助。童年時的黃鎮溪,印象裡常出現爸爸和他們輕聲低語的畫面,「爸爸從不多問,總拿出幾千元借人周轉,後來才知道是為了幫助大家好過年。」

       工會成立初期,理監事不只出錢更要出力,黃永發只要聽到工人摔下來,或出了什麼意外,無論發生在哪個時間,總是會馬上趕赴現場,了解意外發生經過、陪伴傷者送醫,更為受傷勞工向公司爭取保障。

       黃鎮溪回憶,「半夜電話一響,爸爸就跳起來,看他急忙衝出門,天快亮了才一身疲憊地回家。那個年代不只電氣工會,大家很珍惜會員,每個創會理事長都是這樣親力親為。」

       「老工會幹部真的是和勞工『站』在第一線」,他兩手一攤,話裡有些自嘲也帶點無奈:「後來會員漸漸多了,實在是分身乏術,像現在,實在是沒辦法,有什麼事情,也只能勞駕大家自己來工會辦理。」

第二章    年輕人搶當學徒,70年代工會人數翻倍漲

       由於水電產業勞動者時常需要暴露在危險的工作環境中,隨著工會運轉日益穩定,勞工漸漸理解,由工會配發勞保單所提供的傷病醫療補助,可大幅減少就醫負擔,無論生老病死,都能獲得保障,因此隨勞保觀念逐漸成熟,工會的會員也隨之成長。

       黃鎮溪回憶,工會走過草創最艱難的時期後,1973年,透過樂捐的方式籌募基金,以數千元至萬元不等的小額樂捐方式,於南京西路成立最早期的臺北市電工之家。使用5年後工會人數飆漲,原有空間不敷使用,於是以小屋換大屋,在承德路、重慶北路陸續買下第二處、第三處會所。

       當時工會前輩將目光鎖定業界老闆,由老闆把底下員工一起帶入工會,因此自1971年後,工會人數從數百人不斷翻倍成長,短短十年時間,人數飆升至最高峰3萬2千名會員,成員除了早期中華商場的電子產品業者,有更多人是來自水電裝修、配管配線、冷氣空調等電機專業人才。

 1973年工會透過會員以數千至萬元不等的金額小額樂捐,募資成立電工之家,即為當時的工會會所。(圖片提供/臺北市電氣裝置業職業工會)
▲1973年工會透過會員以數千至萬元不等的金額小額樂捐,募資成立電工之家,即為當時的工會會所。(圖片提供/臺北市電氣裝置業職業工會)

供吃住還媒合工作,會員就像是家人

       回想起當年風光,黃鎮溪感慨,早年水電一行非常好賺,放眼整個臺北市,四處萬丈高樓平地起,有蓋房子的需求,自然需要大量的水電技術人員。他舉例,最風光時,只要包下一棟建物的電機工程,收入足以支撐一個家庭生活三年,由於出師以後可以成為當時的高收入族群,「水電學徒」成為許多青年心中的一時之選。

       「因為我父親是宜蘭人,年輕時是船長,後來到臺北市學做電機工程,自然對宜蘭人會多照顧一些。」黃鎮溪還清楚記得,那個時代有許多宜蘭同鄉北上謀職,大家都想來臺北市學習最賺錢的水電技術,但初來乍到,人生地不熟,同鄉口耳相傳,就找上出身宜蘭的黃永發,他總是毫不猶豫打開大門,迎接從故鄉遠道而來的孩子。

       「常常一次來七、八個人,都先住在我家,媽媽煮飯照顧大家,爸爸幫忙媒合水電師傅,動用人脈,把他們介紹到各地的水電行當學徒。如今在臺北做水電的宜蘭人,早期幾乎都是我爸爸這邊拓展出去的,現在這些人都成為老闆了!」

       「不是我誇張喔,臺北市做水電的,只要是宜蘭人,提到我爸爸黃永發,大家幾乎都認識,幾乎都住過我家、吃過我媽媽煮的飯,所以,你問我爸爸影響我最多的地方?我最感動的就是他無私的心。」提起爸爸當年為工會、為產業的付出,黃鎮溪嘴角帶著淺淺的笑,他打從心底佩服爸爸,因為現在工會為會員做的事,包含媒合工作、職業訓練等,黃永發早在半世紀前就開始擘畫了。

臺日友好,姊妹會情牽40年

       同樣早在40年前,電氣工會即開始與海外工會展開國民外交。1980年,精通日語的黃永發以理事長身分,與全日本電氣工會勞力組合聯合會(現擴組為日本電力總連)締結為姊妹會,至今臺日工會雙方依然友好,固定每年相互訪問、交流技術。

       黃鎮溪表示,臺灣的電機工程早年都是傳承日本時代的技術,因為黃永發說得一口流利日語,待國內工會營運日漸穩定後,他們開始思考如何學習最新技術?在友人牽線下,當年就率隊到日本訪問。

       黃永發指著辦公室裡擺放的大大小小日本電力總連贈與的工藝品,如數家珍地說起每一年與日本的友人相聚的點滴,大家聚會不只是喝酒搏感情,目的在於了解日本人的電機工程技術發展,尤其近幾年勞權意識抬頭,彼此也會討論如何改善勞工的工作環境。

       黃鎮溪擔任理事長後,也維持著父親早年與日本姊妹會的良好交情,他初次以理事長身分赴日交流時,日方的工會前輩特別拿出不少老照片,細看都是當年黃永發率工會幹部赴日簽約的照片與報紙剪報,許多一頭白髮的老前輩上前與黃鎮溪寒暄,大讚黃永發重然諾、是個有魄力的人,足足展現與電氣工會的好交情。

 1980年電氣工會赴日與日本電力總連進行交流,登上日本報紙。(圖片提供/臺北市電氣裝置業職業工會)
▲1980年電氣工會赴日與日本電力總連進行交流,登上日本報紙。(圖片提供/臺北市電氣裝置業職業工會)


       2018年2月黃鎮溪率隊再次前往日本,在日方安排下,與「九州電工」人員一起參觀「安全傳承館」,了解日本電機工程設備與最新技術,以及認識日本重大職災,從傷痛中得到警惕並學習成長。

       當時與九州電工一名幹部聊天時,彼此討論勞動環境的問題,黃鎮溪說,「日本人問我,臺灣人做工的時候,如果熱了怎麼辦?我說,就搬一臺大電風扇吹著散熱。」

       沒想到日方聽完黃鎮溪的說法,慷慨送他一套日本最新的制服「內置風扇降溫夾克」,還熱心地介紹,他們在制服的內部加裝小風扇,工人只要按個按鈕,體感溫度能夠從34度瞬間降到26度,身體涼快,工作時也更專注。

       黃鎮溪說,每一次赴日交流,他都會看見日本電機產業的許多優點,期待著臺灣也能跟著進步,於是回國後,他將電力總連贈與的勞工制服送給臺北市政府勞動檢查處(以下簡稱勞檢處),期待政府也能改善勞工的服裝,讓勞動者在更舒適的環境下工作。
 
圖左:電氣工會與勞檢處一同赴日與九州電工交流,了解日本電機最新技術。 圖右:電氣工會與日本電力總連姊妹會情牽40年,日方岸本會長(右3)來訪,並祝賀電氣工會創會60周年。(圖片提供/皆為臺北市電氣裝置業職業工會)  
圖左:電氣工會與勞檢處一同赴日與九州電工交流,了解日本電機最新技術。
圖右:電氣工會與日本電力總連姊妹會情牽40年,日方岸本會長(右3)來訪,並祝賀電氣工會創會60周年。(圖片提供/皆為臺北市電氣裝置業職業工會)


工會法稀釋會員,電氣工會坦然面對

       1980年代同時也是臺灣的政治與民主化運動蓬勃發展的時期,部分工運人士開始推動工會自主化與多元化運動,在工會法開放的大前提下,臺北市內許多會員人數眾多的大工會,陸續分裂出數個分會。以電氣工會為例,工會法開放使電氣工會分裂為以冷氣、消防、電器等專業為主的小工會,短短數年內,大幅稀釋電氣工會累積數十年的會員人數。

       黃鎮溪扳著手指數,「1983年台北市冷凍空調工程業職業工會、1987年臺北市電器裝置業職業工會、1994年台北市消防設備職業工會,分出去的工會有幾個還是當時擔任榮譽理事長的我爸幫忙成立的。」

       每次一有新工會從母工會裡「獨立」,就帶走數以千百計的會員數,對會員人數已呈現緩跌的電氣工會來說,無疑是一大衝擊。

       但黃鎮溪想了想,平靜地說,電氣工會涵蓋的技術產業層面太廣,每個部分都是專業領域,「就像裝冷氣有它的專業,他們不見得了解電機;我們接電的,不見得了解冷氣裝修,正因為各自有專責,所以現在看來,分出去才是正常的。」

       工會法開放,使得勞工可以選擇要加入原有的電氣工會,或是加入成立不久的新工會,有其他工會幹部痛批政府「亂搞」,害得歷史悠久的工會,如今陷入運轉危機,問黃鎮溪難道不害怕嗎?

       他接連大笑數聲說:「怎麼會擔心?這就是我爸爸的個性呀!」他進一步補充,「站在冷氣、消防的勞工角度去想,一定也想過如果獨立工會,對自己專業領域裡的會員比較照顧得到,但我爸爸總告誡我,工會要走得長久,一定得記住福利政策與對會員的態度,無論風氣怎麼走,電氣工會把勞工當家人的傳統還是要照顧到。」

       提起爸爸,黃鎮溪陷入一小段沉思,如今也成為工會理事長的他,看待當年工會法開放一事,他坦然的說:「自己做得好,就不用擔心會員不來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