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 端出福利善用資源,工會力擋健保退會潮
工會法與健保開辦,像是兩把砍向電氣工會的大刀,會員人數逐漸削減,但理事長黃鎮溪樂觀面對,他認為,電氣工會的會員大幅流失,還有個關鍵因素在於工會對於會員資格審查十分嚴謹。
由於電氣工會的會員都來自水電產業的專業技術人員,一定要從事相關產業才能入會,黃鎮溪笑說,「說到底還是我們太硬了,但我不敢隨便收,不能會換燈泡就說想入會,亂收會員會導致後續麻煩一堆,不然你看,我們光是收會員、賺會費就飽了,哪需要擔心財務狀況?」
健保開辦,工會會員數衰退逾半 工會法的修訂,雖然使電氣工會人數驟減數千人,但對工會而言,真正的挑戰才要開始。
現在所有國民幾乎都享受全民健保的便利,但過去尚未開辦健保時,勞工必須加入工會參加勞保,再持工會核發的「勞保單」就診,當時勞保項目中的「普通傷病給付」業務,尚未移轉至中央健康保險局(現為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),因此對多數勞工而言,一紙勞保單是許多人投保的主因。
1995年修訂勞工保險條例,改以全民健康保險取代勞保的普通傷病給付業務,為了減輕經濟上的負擔,政策開始實施後,許多勞工接連退出勞保,造成全臺工會在短短時間內,爆發一波會員退會潮。
電氣工會秘書常叔行感嘆,大家總是想著能省則省,加上健保是強制納保,每天都有很多人排隊等著退出工會,造成會員人數一路下滑,結算健保開辦當年度的會員人數,從近3萬人退到只剩下1萬多人。會員大量流失,使會費收入大減,同時帶來財務危機。
而早期為了招募會員,許多工會提出「退休福利金」制度,連續投保工會達一定年資,未來退出工會時,工會會核發一筆福利金,形同讓會員領回部分會費。
常叔行回憶,健保開辦那年,電氣工會光是退休福利金就撥款上千萬元,對於招募會員日益困難的工會而言,無疑是一筆沉重的負擔。
為了搶會員,工會間引發福利戰 工會法開放,加上健保開辦,雖然對全民而言,是政府的德政與開放的象徵,但對職業工會來說,更像是掐住脖子的雙手,一時之間不只電氣工會,幾乎全臺職業工會都難逃衝擊。
工會如雨後春筍林立,勞工總數的增幅卻十分有限,特別在新工會與固有工會間產生矛盾,僧多粥少,導致勞工開始比較,看哪個工會福利多、哪個工會在五一勞動節贈予的禮物好,就擇優加保,一時之間讓許多老工會深感焦慮。
為了留住會員數,新、舊工會間展開一場會員福利戰,無論是國內外旅遊補助、住院津貼、獎學金甚至退休福利金,在既有的工會福利上,不斷放寬額度。
大量流失會員,導致會費收入大減,但攤開工會福利,卻發現一家比一家更敢撒錢,黃鎮溪感嘆,對人數下跌的憂慮造成福利戰,想為工會好,卻使財務狀況入不敷出,弄到最後不只負債累累,甚至還有工會必須變賣會所籌措資金。
▲電氣工會從會費中撥超過三成作為會員福利金,並舉辦年度幹部講習與國內旅遊活動,凝聚工會感情。(圖片提供/臺北市電氣裝置業職業工會)
第四章 工會柔性改革,該省則省、該用則用
在工會面臨會員人數大幅滑落困境的1995年,時年42歲的黃鎮溪在父親工會成立初期的創會友人邀請下,決定加入電氣工會,初期從小小的理事做起,他說那是一段「蹲點」的時光,唯有把自己身段壓到最低,才能看見工會的問題。
大老的兒子成為小弟,入工會蹲點找問題 黃鎮溪坦言,工會雖然是爸爸與其他創會大老一手籌設的組織,但曾經營電氣材料行的他,最一開始根本沒想要加入工會。「我也曾是電氣材料行的老闆,後來收起來,到中國去賺錢,回來以後,當年跟我爸爸一起創會的那些人就要求我爸,能不能讓你兒子加入工會?所以我才會都42歲了,才加入工會,從一名理事開始學習。」
雖然有創會大老兒子的光環加持,與其說是理事,其實他的工作像是理事長身邊的特助,但他自嘲,那段時間其實就是個跑腿小弟,「那段時間我就是個跑腿的,他們叫我去買什麼我就去買,連我爸都不知道我居然蹲得下去。」
那段時間,黃鎮溪從零開始一路慢慢往上爬,過了快20年才當選理事長,他的個性好強又要求公秉,從加入工會的那一刻,就不要讓人有機會說閒話,「我不要讓人家講我是創會大老的兒子」,因著一個信念,他在父親創立的工會裡蹲點20年。
「也是有這段蹲點磨練的過程,我才看得出工會面臨怎樣的危機」,他說,工會幹部所做的一切都默默收進眼底,包含為了招募會員大開的福利之門,在還沒成為理事長的日子裡,他默默牢記工會可以改革、撙節的細節,等待大鵬展翅那天,帶著工會甩開包袱一起飛翔。
▲電氣工會獲選為臺北市106年度優良工會,由市長柯文哲(左)頒布獎牌。(圖片提供/臺北市電氣裝置業職業工會)
柔性改革,先從自己開始 當選理事長後,黃鎮溪認為,會員福利雖然要做到好,但合理更重要!為了避免引起內部議論,第一步他先從自身做起,他認為不該花的費用存起來,能夠為工會帶來更多用途,而理事長應該以身作則,於是上任後率先剔除理事長福利,包含工會給理事長的特支費,更把辦公室範圍縮小,挪出空間供會員上課使用。
後續發展果然如他所料,理事長親自站在第一線的柔性改革,讓會員同意齊心撙節開支,終於存夠資金,於2018年買下屬於電氣工會位於重慶北路的新會所。
黃鎮溪的改革第二步是檢視工會福利,他調閱歷年資料後發現,退休福利金支出過高,一年甚至可以頒發到八位數,佔了工會年度支出的多數預算。
他解釋,工會為了招募更多會員,前輩推出的退休福利金辦法,有點類似定存概念,在工會加保越久領得越多,如果超過30年的資深會員,退會時可一口氣領到3、4萬元。過去會員多、會費充足,工會尚可達到收支平衡,但在工會分裂與健保開辦雙重夾擊之下,會員人數減少、退休者眾,漸漸難以負荷這條工會前輩們立下的福利制度。
黃鎮溪與工會幹部評估,當時有兩條路可以走,一是刪除退休福利金,二是調漲會費。
有人看他準備大興變革,擔心引起會員不滿,還私下建議他「走路不要走巷子,小心被人蓋布袋」,他明白大家的建議都是提醒自己,改革歸改革,可別改到沒有情面,即使雖然許多人建議把退休福利金項目全刪除,但他想了想,沒這麼做。
「這些規矩都是我爸爸當時定下的,我也擔心旁人說我怎麼一上任就胡搞。」黃鎮溪笑說,老會員對工會有貢獻,否則照理說,福利金全砍掉可以為工會省下更多預算,於是他們最後決定於2015年調降福利金,最資深者從3萬元改為1萬元,並將會費由150元調漲為200元,用柔性的角度勸服與工會走過風風雨雨的老會員,省下一筆,為會員買一處真正的家。
黃鎮溪擔任理事長4年任期結束,不只還清工會先前在福利戰當中累積的數百萬債務,更存下新臺幣3千萬元,第一件事就是撥款買下現在位於重慶北路四段的會所,128坪的辦公空間以簡樸雅致的裝潢為主,提供會員洽公、培訓的空間。
這些年很多人問黃鎮溪「怎麼這麼會存錢?」他總是笑笑著,用輕鬆平常的口吻說:「把錢花在該花的地方,那些不該花的就別亂花。」他總說,工會可以從負債的谷底翻身,功勞屬於所有會員,願意陪著他一步步改革,才有辦法打造出會員永遠的家。
圖左:日本電力總連岸本會長(右)前來新會所參觀。
圖右:電氣工會於2018年舉辦創會60年及新會所啟用慶祝活動,勞動局長賴香伶(右5)等人前來祝賀。(圖片提供/臺北市電氣裝置業職業工會)
第五章 未來展望:勞動安全教育、提升訓練設備
目前電氣工會會員人數穩定落在七千多人,由於行業危險性高,年輕人大多排斥入行,電氣工會面臨人才斷層危機,理事長黃鎮溪表示,將透過開班授課、購買訓練設備,培力下一代電機人才;也會輔導考照、媒合職缺,期待更多年輕人願意學有專業,在電氣工會找到一技之長。
由於工會成員許多都是水電行等個體戶,工作又時常暴露於危險之中,他們希望工會能以母雞帶小雞的方式,成為培育電機人才的溫床,一起為電機產業長久發展而努力。
開班授課,解決人才斷層 工會發展至今轉眼過了60年,早已跳脫單純的勞保服務,黃鎮溪將目標放在證照制度,他所帶領的電氣工會,於2014年榮獲勞動力發展署「TTQS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-銀牌獎」,為臺北市第一個獲TTOS肯定的基層工會。
工會主力放在開設職訓課程,他觀察到,近幾年也有不少女性報名水電職訓課程,甚至表現比男性學員更加出色。
例如日前開設的用電設備班,最年輕的學員是88年次的女生,現在一次開班至少會看到一兩個女生參加,甚至有女性學員在工會輔導下成為老闆。水電技術發展至今日,不再是男性的專利。
穩定的開班授課,也使工會每年都有新血加入,透過受訓,同時解答關於勞健保知識的問題,電氣工會更標榜完整的「課後服務」,每一班結訓後,會成立群組可以與老師聯繫,若新手上路遇到困難,也能在群組內發問,學員在結訓後還能透過群組交流、聯繫感情。
此外,許多人透過培訓考取執照,成立小型水電行,在營運初期需要員工時,群組也會發揮媒合工作的功能。
但櫃檯人員更常遇到年輕人想學,偏偏家人不同意,「我就遇過有阿嬤直接說,我叫孫子不要來學,但他偏偏反骨,水電這行太危險!」黃鎮溪感嘆地說,各行各業都有風險,除了少子化、家人捨不得孩子吃苦,更有許多人認為做水電的都不愛讀書,種種誤解導致水電產業出現人才斷層。
電氣工會延聘職能中心退休的兩位老師,更在內部培育助理教師,黃鎮溪說,「我們有個學員張榮華當年受訓時才高中畢業,但我們的老師覺得他很聰明,因此鼓勵他持續升學,在2019年6月拿到電機研究所學歷,還成為我們的助理講師。」
黃鎮溪激動地說,我們要打破刻板印象,他來參加培訓不只拿到執照,更拿到畢業證書,誰說我們做水電的孩子都不會讀書!
▲電氣工會參加勞動部技能訓練成果發表,現場講解課程與展示所需設備。(圖片提供/臺北市電氣裝置業職業工會)
勞安教育,減少悲劇發生 在授課的同時,工會講師一定會傳達勞動安全的相關知識,因為水電工仍有一定的危險性,可能碰上的職業災害較多,因此勞保的提供,對業內人士而言非常重要,必要時可以減輕龐大的生活負擔。
同時黃鎮溪也會向加保的會員勸說,多保一份團體意外傷害保險,曾有人抨擊工會,連團保的那點保費傭金都想要賺,對此他為工會抱屈,會有團保意外險的建議,是因為一路走來,看見太多職災毀了一家重要的經濟來源。
他提到,每次收會費時,團保單都會連同其他文件一起寄出,曾有個會員的太太沒注意,就一起把團保費用繳清,沒想到才剛繳完保費,隔兩個月先生在安裝管線時從高處摔死,後來死者太太來櫃檯申請勞保補助時,櫃檯的承辦人員告訴她還多一個100多萬元的理賠金可以領取。
黃鎮溪表示,做水電的是專業人員,又暴露在高風險的環境裡,政府雖然規定不能強制要求會員加保,但我們都會勸會員用小錢換取對家庭的保障。
▲電氣工會辦理會員職業訓練,由專業講師指導用電設備檢驗的步驟。(圖片提供/臺北市電氣裝置業職業工會)